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45|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园】那些地名依然鲜活在童谣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09:5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1-10-10 10:02 编辑

    “天一亭,二里殿,三井殿,四方塘,五关里,六道地,七支塔,八支桅杆,九弯弄头,十字巷头。”这是一首童谣,一首有关天台地名的数字童谣。其中,有亭名,有殿名,有街名,也有宅名,曾在天台广为流传。或许,许多年前,一个夏日的夜晚,我们曾听奶奶念过这首童谣,其中的许多地名,奶奶也曾反复地唠叨。之后,独自一人时,我们也多次背着这首童谣。或许,还曾与同伴一起寻找童谣中的那些地方。多年之后,当我们再次想起这首童谣时,心中还在惦念着这些有点陌生了的地名。
当年的天一亭就在桥亭坑的南端。)

天一亭。天一亭建于城墙之上,位于大南门(环碧门)与小南门(广济门)之间。亭名取《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亭下有乌石溪穿涵洞出城,北方壬癸水,南方丙丁火,水灾是居民的一大灾难,天一亭位于自北而南的溪水之上,有以水克火之意,庇护着居民的安康。
         赭溪源自国清的山坑,乌石溪是赭溪的一条分流,从大北门入城,流经城内的龙门坦、三角头,沿着城隍巷、桥亭坑,经天一亭流出城外。因溪中多乌石,故名乌石溪。入城之处的大北门有“曹源浚发”石碑,出城的天一亭有“径通双涧”匾,两块匾额一北一南,遥相辉映,表达的都是溪水来源国清,因为那儿有曹源井,也有双涧回澜。
       穿城而过的乌石溪成为了居民的生活用水,溪边洗衣洗菜的景象一直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城隍巷那一段的乌石溪只有一米宽,部分溪面有青石板横置其上,而到了下段的桥亭坑,则是二米多深的溪坑,有石阶通往坑底,溪的西边有石板护栏。东侧是居民的住宅,房屋顺着溪坝的岩石砌上去,二层的瓦房就这样临水而建
        城因流水而活,溪水不但滋润了居民的生活,也使得小城充满灵动。溪边的人们,枕水而居,城墙上的天一亭聆听着涓涓的流水。过去,许多孩子都将天一亭,叫成天亭,将其中的“一”字,省略,大概是读得快的原故。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古城墙的拆除,天一亭也从古城中消失了,乌石溪已断流,溪面被石板所覆盖,乌石溪与天一亭最终成为了小城的记忆。桥亭坑巷在中山东路南边,站在路口上,望着南端,当年的城墙仿佛在远去浮现,还有城墙上的天一亭。

桥上街上已难寻二里殿的踪影了。)


     二里殿。从县衙出发,沿永清街,走了一里,还有一里。就在县衙西边二里的地方,人们建了一座殿,殿名就是“二里殿”。县衙是小城的中心,是一个地标式的建筑,前面的大街为东西走向,是当时县城最为繁华的街道。往东通往大东门(应台门),称为泰宁街,往西通往大西门(通越门),称为永清街。这两条现在改名为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
    二里长的永清街是古城当年最为热闹的大街,除了各类的店铺,如宝昌店,北侧有张文郁故居和乌门楼许民居,还有许氏宗祠和将军殿。南侧有三角街,连接着广济门,广济门之外就是溪头,是当年的水运码头。出通越门,过了临川桥,就是桥上街了,二里殿就在桥上街的北侧。虽说是城外,桥上街同样十分地热闹,街上的同寿堂药店当年也是很有名气的。
   二里殿分外殿和里殿二进建筑,殿内供奉的是太祖明皇,临街的大门两边各有一口水井。每逢农历初五和初十城里赶市,二里殿更是热闹,赶市的人们在此歇歇脚,喝口茶水,此时的二里殿更像一个路廊。
   每年二月初九的灯会是二里殿最为热闹的日子,桥上街张灯结彩,二里殿门前立着二枝大旗竹,大旗竹上挂着九连灯。二里殿的对面是二里殿戏台,每当节次,总会演出几台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戏文中的故事总能打动大家的心,那些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引出了观众太多的情感。
    二里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拆除了,同时拆除的还有二里殿戏台,现已改建为商品房。在当年二里殿旧址上,人们已难寻殿宇的踪迹了,惟有桥上街的老人还记得当年二里殿繁华的背影。

(三井殿的香火依然旺盛。)
    三井殿。三井殿里供奉的并不是中国传统的井神龙王,现在的三井,也没有三口井,而只有一口畚斗井。
    旧时三角街连接着永清街和广济门,在三角街的西边有一座庙宇,那就是三井殿,三井殿因附近有三井而得名。最初的三井的确有三口水井,它是阐法寺的洗菜井。明嘉靖年间,因筑天台城墙,其中二口水井被湮塞了,只留其中的一口,于城墙的内侧,这口井名灵源井,只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称其为三井。上世纪七十年代古城墙拆除,后来,三井北侧的民居也拆了,只留这口三井孤零零在空坦中,不见了当年挑水者的身影。
    现存的三井为畚斗井,畚斗井因形如畚斗而得名,为天台特色的水井。三井有十八级石阶通往井底,两侧是岩石垒砌成的井壁,井底处为石垒的水潭,水满至石阶,居民可直接用水桶取水。三井为清雍正年间重修,井壁上嵌有重修时的修井碑铭一块,只是字已模糊,难以辨识了。
    三井殿坐北朝南,始建年月已不详,清乾隆四十六年和嘉庆二十五年曾二度重修,现存建筑为咸丰十年所建。它的前面就是当年的城墙,三井就在它的西南方。三井殿正殿为三开间,殿前有一戏台,因戏台板已拆除,现与大殿连在一起了。不注意还真难发现这座戏台,好在戏台的台柱和台顶均完好,所以还能还原当初的建筑格局。
  现三井殿供奉的是黑龙大帝、无私大帝和文相公三位神祗,据说以前还供奉着太祖明皇。其中,居民们认为最灵验的是黑龙大帝,它的寿日为正月十三,祭祀活动从正月十一就开始了。三井殿的香火一直十分旺盛,尤其是每年的三十夜和正月十四,许多居民来三井殿烧香,以求来年的平安吉祥和财源广进。

(四方塘路还存有许多清代的民居。)
    四方塘。江南的小城总与水相伴,古天台城有乌石溪自北而南流经小城,城中也有许多的水塘,这此水塘既有蓄水灌溉之利,也是居民们的生活用水,人们在塘边洗衣洗菜。城中因为有了这些水塘而更显活力。
    城中虽有许多的塘名转为了地名,如桥上街的王塘和梅塘,妙山头的妙山塘。四方塘街因境内有四方塘而得名,其实,四方塘街附近旧时有多口池塘,如蓝田塘、明瓦塘和二头塘等,现多已湮塞了,其中包括四方塘。四方塘街南北走向,是当时天台城内士绅和商人居住的一条街,它南起泰宁街(现中山东路),北至当时的大北门,为旧时天台城内最为主要的街道之一。如果说泰宁街和永清街(现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和文明街(现劳动路)是最为繁华的商业街的话,那么,四方塘街就是当年古城最有品味的居民区了。
    四方塘街也是城内现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群,许多清代民居和民国建筑都紧相毗连,有些院落还相互贯通。这些建筑有着鲜明的天台民居特色,如四合院建筑的五世同堂和长沿头民居,三合院风格的高门头,二进建筑的圣旨门和袁氏道地。建于民国年期的葆心医院,为天台最早的西式医院之一,二楼的跑马楼走廊极具民国建筑风格,门窗的造型吸引一些西洋风格。四方塘街南端的择籽山头还留有南宋宰相贾似道故居的遗址,他的假坟也在四方塘街东边,旧时还有一条甬道通往坟墓,这些现都已拆除了。
  四方塘街的南端起于朱何岭,这是妙山西边的一个小岭,接着是一路平坦至大北门。现在的四方塘路在名称上有些变动,以五关里巷为界,南端的街道改名为蓝田塘路,北端也称为后洋朱巷,并有新建的工人路与四方塘路交叉,形成了一个十字路口。
     现在的四方塘路比民国时期的四方塘街要短得多了,但留下来的故事则还是很多,很长。


(五关里因从外到内共设五道门而得名。)
    五关里。五关里是一幢民居的名称,因从外到内共设五道大门而得名。只所以道道加关,是因为在民国年间,这幢宅院曾开设当店的原故。
    五关里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当时的宅主为齐毓川,齐氏家也是城内的望,出身于书香书第的齐毓川曾任处州府教授,代理丽水县正堂,兼理丽水县教谕,后任庆元县训导。因宅主为通奉大夫,所以此宅也一直被称为“通奉第”,这三个字也曾写在大门的门楣之上。
    五关里位于五关里巷,建筑坐西朝东,大门朝南而开,连着五关里巷。宅院雅致而清幽,共分前后两进,前进的正堂前有一堵照墙,墙下掘一口鱼池,池上的粉墙上写“以蓄其德”四字。正堂有一个诗意的堂名——云在堂,云在堂之后有一口池塘,与正堂前的鱼池相呼应,池被主人称为“洗心池”。池上架一石拱桥,桥有一个飘逸的名字——“归云桥”。
    宅院后进为二层的小楼,楼上曾是主人的书房。在这间书房里,齐毓川将他多年来在坊间收集到的齐召南诗文残帙作了整理,并编成了《宝纶堂集古录》一书。
    岁月间,五关里也曾作齐氏家族的私塾,那段时间的五关里,时时传出的是朗朗的读书声,齐家的孩子在这儿接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成为知书达理的读书人。院中的南北两厢就是当年私塾先生的起居之所。
    五关里门窗的木雕精致而富有寓意,厢房木门的绦环板上雕着戏文的图案,“渭水访贤”和“郭子仪上寿”的故事表达的是福寿双全和贤德齐备的寓意。而正堂两边的窗门,左右分别为六扇,每扇窗的左右又分别镶嵌着二块彩色的木雕板,这二十四块雕花板刻的是“二十四孝子图”的故事,这些内容无不反映出齐氏家族的精神风貌。
    其实,作为当店的商家之气只是浮于五关里表面的现象,它多的还是那份书卷气,宅院记载着一个家族读书传世的家风,延续着一个家族一脉相承的文风。

(道地是陆道地,门头还是王门头。)

    六道地。六道地的“六”字并不是数字上的六个道地,严格地说应写成“陆道地”,陆是姓氏,也就是说陆姓人所居住的宅院。
       陆道地在民间还有一个名称,那就是王门头,此处的王也是姓氏,那就是说这幢宅院是王氏所建。门头是王氏的,道地是陆氏的,这其中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当年,王家的儿子娶了陆家的女儿,同时,王家的女儿也嫁到了陆家,这门喜上加喜的婚事,让王家与陆家是亲上加亲。后来因陆家起火,无处安身,于是王家的女儿带着陆家的老少,回到了娘家。王门头不但热情地接纳了自家的女儿,也接纳了陆家的老少。之后,王家的部分房子也转售给了陆家,于是,王家与陆家就这样和睦的生活在同一幢宅院中。道地可称陆道头,但门头还是王门头,门头是一个家族的脸面,说明这幢宅院属王家所有。
    其实陆道地和王门头都不是这幢宅院的正式名称,宣武第才是它的正名,这个宅名就刻在门楼反面的门楣上。当年的宅主王阁魁为宣武大夫,于是,这幢宅院也就被称为了“宣武第”。为了炫耀家族的光彩,门楼正面的门楣上“世登科”三字,说的是一门之中,连续二代三人中了武举人的传奇。
   陆道地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重修。这幢江南的四合院融入了天台民居的特色,四弄堂,四水井的民居风格,使得陆道地更显魅力。陆道地坐北朝南,在主院的东西两侧分别有四条弄堂通往宅院的四角,在每条弄堂的尽头,分别有一口水井。四条弄堂使得宅院的进出更为方便,各户的生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陆道地位于桥上街的糠行弄,旧时巷口曾是卖糠的地方。在小巷的深处,不但完整地保存着这幢宅院,也流传着有关它的种种传奇。
(七支塔为的是纪念过去七佛。)
    七支塔。国清寺前有一座大塔和七座小塔。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大塔始建于隋,南宋建炎二年重修,塔又名隋炀帝报恩塔,因杨广曾师从智者大师,建塔以示师,现在人们称其为“隋塔”。隋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六面九级,因年久失修,外围木结构损失殆尽,现仅存砖砌塔身。
   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塔共有七座,所以,人们也称其为“七支塔”。七支塔是为纪念七位佛祖,因为祭祀的是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这七位佛祖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七支塔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60年),据记载七支塔的塔身正面,刻有过去七佛塔的佛名,右侧凿有供佛灯的小洞穴,与塔身内部的洞穴相通。旧时信徒们常将经文、纸钱、祈祷文等投入洞内,但多被佛灯的灯火所引燃,以至于烟火把整个塔身都熏黑了。
   现在所看到的七支塔是一九七三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它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文革期间,国清寺也难逃一劫,佛像与法器均遭损坏,七支塔也在那个时期被捣毁。重建的七支塔造型上与旧塔相同,只是塔身为实心。
   七支塔是新建的,当人们说起七支塔,就能想到国清寺。现在很少有人还记得,在拾得亭前的树荫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那几年,那里是空荡荡的,并没有人们所熟悉的七支塔,如同后来人们对于这段往事的记忆。


(八支桅杆依然竖立在记忆深处。)
    八支桅杆。一支支桅杆就这样立于门前,而且一立就是四对八支,对于这个家族而言,那是何等的风光。门前立桅杆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功名的展示。
    在科举时代,只有家族中有人考取了功名,才可以在自家门前或家族的祠堂前立一对桅杆,门前旌旗飘扬,气势非凡。每根桅杆之上可以套斗,而且套斗的数量是很有规矩的,如果是考中了举人,只能套一个斗,称作“单斗桅杆”。一旦考中进士,就可以套二个斗,称为“双斗桅杆”。桅杆是一种荣誉,它不但是一位读书人的成功的标志,同样也激励着后人读书进仕的雄心。
    这八支桅杆属于东门陈氏家族,为陈氏十六世祖陈溥所建。陈溥,字永叔,号南陔,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补内阁中书,参与修编《万寿盛典》。中年出任湖南攸县知县,有《泳川文集》等著作传世。当时的宅院名集禧堂,只是建筑早已坍塌,八支桅杆也已拆除,东门的许多老人还记得八支桅杆的具体位置,那就是现蓝田叶路靠近让巷处。当年的八支桅杆就立在蓝田叶路南边的集禧堂门前。
    天台的桅杆多为木制,人们也称“旗杆”,用来巩固旗杆的则是石质的旗杆礅。旗杆高达十多米,旗杆礅一般高二米左右,石质的旗杆礅顶部和基座往往都刻有图案,或为祥云,或为草龙等吉祥图案。
    天台的旗杆礅有“文礅武夹”的说法,取得文科功名的,门前的旗杆礅为整块石料构成,如同一块石礅,而取得武科功名的,门前的旗杆礅则是二块石料相夹而成。
    立于集禧堂门前的这八支旗杆应是石礅的,桅杆已消失了,桅杆上的旌旗却依旧在记忆的深处飘扬。
(只有半条了的九弯弄头,不知还有几道弯。)
    九弯弄头。小巷就这样弯弯曲曲,究竟有几个弯,人们也说不清楚,于是,就用了一个“九”字来表达,至于“弄头”则是天台的方言,意为小巷。
    九弯弄头位于城隍庙以西,就是现民主路以西。它起东十字巷,一路弯曲,北至民主路,全长五十米不到,宽二米上下。城隍庙在四九年以后成为了城关一小的校舍,当时从劳动路到城关一小上学的学生,为了走近路,也会选择这条路,只是弄头狭窄而弯曲,当年的那份害怕感,许多人至今都还记得。
    其实,弄头的弯曲并非人们刻意营造,当两边的房屋不规则的突出或缩进,不经意间,弯曲的小巷就成形了,但奇怪的是两旁竞没有一户人家朝着九弯弄头开设门窗的。无意间,又增了一份神秘感。
    弄头的两侧多为乱石墙和石板墙,这两种墙体的建筑恰好是天台的建筑风格,以乱石相垒成墙,看似随意,其实非常的坚固,常有一些藤蔓蔓延于乱石墙上,石板墙则是整堵墙体由长形的石板相拼而成,十分地轻巧。
   现在城隍庙已拆除了,城关一小也搬迁了,九弯弄头靠东十字巷一端也已拆除,只有北端的那段依然弯曲着。周围的房子都改建了,要是偶然在高楼之间,发现这半条小巷,还会感到陌生,因为周围的参照物改变了。但是,七十年代在城关一小上学的人们,只要认出这半条小巷,过去的时光瞬间就能复活。

    (十字巷头卖杏花的诗意已有点陌生了。)

    十字巷头。明朝的一个春日,剧作家汤显祖游历至天台,那时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清晨,还在梦乡中的汤显祖听到了窗外小巷里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这不禁让他感受到了一丝亲切,于是,他写下了“春光一夜无人见,十字街头卖杏花。”的诗句。
    四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无法确认汤显祖诗句中的十字街头指的是哪一条小巷,我们能确定的只是这种叫卖声在天台小城的许多条小巷都曾响起过,杏花的芬芳在春日的那个清晨曾弥漫于幽深的小巷。
    城内的那条十字巷头就是其中的一条吧。十字巷头因与文明巷(现劳动路)十字交叉而得名,文明巷南北走向,南起大巷口,北至小北门,是旧时天台城内一条重要的商业街。十字巷头东西走向,东起城隍巷(现民主路)西至杏庄路,这条小巷多为民居,是一条寻常巷陌。
    十字巷头的东西两端分别为两座宗祠,西端的民主路上是齐氏宗祠,现还十分地完整,西端的杏庄路上为孙氏宗祠,曾为城关三小用房,现已拆除。因为有了这两座祠堂,这条小巷就多了一丝生活的气息。
十字巷头的那些生活场景,无任是齐家的还是孙家的,或是其它人家的,都让这条小巷充满了生活的温。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又让小巷多了一份人间真情。十字巷头有的是寻常百姓平淡而真实的生活。
    现在的十字巷头以劳动路为界,以东称东十字巷,以西称西十字巷。两条小巷靠劳动路一端都已改建,让人觉得这已不是一条完整的小巷了。
    有关这首童谣,民间或许还有不同的版本,也会有不同的写法。无任怎样,这不仅是个人儿时的记忆,也是小城集体的记忆。许多地方现已消失了,有些地方也已改建,幸存下来的也不知能保存多久。但我们相信只要这首童谣还在流传,这些地名就不会消失,它会活一代代人的口中。

                                                                                           2011-10-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 街币 +45 魅力 +4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4 + 45 + 4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0 10:27:29 | 只看该作者
我山哈人,第一次听说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0 10:27:34 | 只看该作者
我山哈人,第一次听说
地板
发表于 2011-10-10 10:37:51 | 只看该作者
我只听过三井殿四方塘
5#
发表于 2011-10-10 11:51: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心人啊
6#
发表于 2011-10-10 11:54:38 | 只看该作者
在民间挖出来这个好的东西,高兴
7#
发表于 2011-10-10 12:20:51 | 只看该作者
有心人哪!
8#
发表于 2011-10-10 12:58:34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我听到的不太一样

二里许 三角坛 四方唐 五关里  八角亭
大同小异
现在的小年轻大概都不知道了
9#
发表于 2011-10-10 14:06:5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得三井殿  因为老是看到

别的~~~哈哈,看到图片之前,还真不知道是啥。
10#
发表于 2011-10-10 14:40:3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4 05:45 , Processed in 1.0836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