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2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韵张思——墩头台墩头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09: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独孤狼爷 于 2014-6-12 09:49 编辑



陈海江 图/文

    荣获“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称号及“中国传统村落”称号的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张思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有13处古民居、古宗祠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类型丰富,保存完整,时代特色鲜明,体现出浙东地区典型的建筑艺术风格。
    国有国都,省有省会,村也有“村都”。凡张思村子孙,心中都有一个“村都”,那就是墩头街,墩头街就是张思村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墩头街的名称是由于墩头台而来,有墩头台才有墩头街。所以墩头台才是张思人的风水宝地。



    据宗谱记载,张思陈氏属天台务园(即今四方塘圣旨门)陈氏,元末为避战乱,长房六世陈伏翁携四子一并迁入张思垦荒种地,开枝展叶。张思因原先是姓张跟姓施两姓居住而得名。八世孙陈宗渊官至中书舍人,乃明初著名宫廷画家。以陈宗渊及其父陈好智、堂弟陈宗辉为代表,长期在外居官,致张思陈氏人丁不旺,田园荒芜。 明成化三年(1467)早春,居天台城内务园的九世孙陈广清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位高人告诉他,往西四十里,有一处风水宝地,遇一土墩可止,在那儿安家,必人丁兴旺。次日,陈广清与侄子陈嘉赠沿始丰溪西上,至四十里处,即今张思地界,果然遇一土墩,周围的景致与梦中一样。四周坦荡广平,前有始丰溪如眠弓,后有玉带湖环绕,于是,陈广清与陈嘉赠在此安家,从此务园陈氏于张思村不断发展,人丁兴旺,村无杂姓。叔侄俩人分别被尊称为下陈与上陈高祖。
    张思村源于梦中的那个土墩,这座土墩居村的中心位置,在村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记得少时,这土墩四周由巨石环彻,上面铺上石板。墩台靠东边有一株大溪罗树,大可几人合抱。盘曲露出地面的巨大根系,向人诉说着此树的悠久历史。树冠形如华盖,罩于墩台之上,夏天,人们在茶余饭后,都会到墩台上大树底下乘凉。村里凡放电影或做戏,都是放在这个墩台之上,全村人集中在墩台前的空坦上,享受文化大餐。少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景象:消息灵通的人,一边搬着凳子,一边在街上奔走相告:“晚上墩头街放电影喽”,每当闻此消息,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把家里的凳子搬到墩头街墩头台前的空坦上占位置,谓之“纳凳”。然后早早烧好夜饭,等大人们农活收工回家,一家人吃罢夜饭都去墩头街看电影。
墩头台前的空坦,是张思村的多功能露天活动厅。这里既是农忙时节的晒谷场,又是空闲时节的篮球场;既是放电影做戏时的露天影剧场,又是时下各色私家车的停车场。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09:19:36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在这座土墩处建造了一座亭台,称“墩头台”,台两侧的石柱上挂着一幅楹联:“自婺迁务园置山口书田书香不断;由清溯宋代开墩头基地基业无疆。”联为陈子贞所拟,陈子贞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少校督察官,书写者为书法家林美文先生。对联体现了张思村的历史。“自婺迁务园”和“由清溯宋代”两句,告诉人们陈氏祖先是从金华(古称婺州)迁移到天台城关的务园,时间是在宋代。“置山口书田书香不断”这几个文字中,则蕴含着陈氏祖先的一段往事。山口系地名,在天台白鹤镇境内,是天台学子北上杭州赶考的必经之地。陈氏祖先在山口购置了书田,专门资助北上赶考的陈氏后人。张思村重视读书的风气,应当说肇始于此。因为重视教育,张思村人才辈出,代不乏人。戏台的后面,则是这样一副对联:“乐山乐水咫尺墩台足诗画,携琴携酒东西仙桌好登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09:2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孤狼爷 于 2014-6-12 14:28 编辑


    墩头台序
    盖闻吾陈氏先祖由颖川入天台,馆于务园,峦台山桃源胜境,遂家焉。乃置山口书田以励后学,创墩头基地,开瓜瓞之祥。历元明清数代,子孙昌衍,兴张思合族,迄今蔚然为天台西乡振振大族矣。夫墩头位居全村中心,襟始丰碧溪,屏紫凝翠嶂,水光山色,风景如画。每当花晨月夕,黄童白叟,团坐墩头,畅谈嬉笑,道古论今,怡然自乐。癸酉秋,村民自行集资,群策群力,建造墩头台,述先祖德业于其上。昔人有谓:建之于本而荣幸自茂,则斯台之筑,不独为吾村增添景色,便于游憩,更所以昭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之思也。爰将捐款姓名勒于碑石,垂示后昆。
    天台张思
    公元一九九三年  
癸酉冬  立



    墩头街,则是墩头台旁边的几条街路的统称。改革开放前,这里一直开着供销社,曾经还有过信用社。墩头台和墩头街, 是村里的休闲文化中心。每当农闲时节,或茶余饭后,或阴雨绵绵而农活不紧,墩头街边上的廊下,总是聚集着很多村民,或坐或站,讲天说地,谈古论今。




曾经的供销社,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如今虽已关门落锁,但墩头街仍旧是人来人往,热闹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09: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孤狼爷 于 2014-6-12 09:24 编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古韵张思”。



添加公众号“古韵张思”的方法:
1.可以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关注”即可;
2.可以在微信的“通讯录”中,点“订阅号”,再点“+”,在“查找公众号”这里输入“古韵张思”,点搜索,即可搜到古韵张思公众号,点下面的“关注”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12 09:38:00 | 只看该作者
偶的陈好像就是张思陈哈!

点评

桃树(涛叔|)好!在张思辈分属中平啦!  发表于 2014-6-13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09:44:4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辈份?检验一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4:29:10 | 只看该作者
一诺千金 发表于 2014-6-12 09:38
偶的陈好像就是张思陈哈!

什么辈份?检验一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12 17:37:2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楼主 有心了
以后大家 都来写写村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12 19:0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源 于 2014-6-12 20:42 编辑

根据 《天台北岸陈氏宗谱》光绪民国谱记载,张思陈氏与天台北岸陈氏似乎颇有渊源。北岸谱有 解放前的张思陈氏历年祭扫北岸陈氏龙山祖墓的记载。北岸古谱对此举给了非常高的评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12 21:0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桃源 于 2014-6-12 21:46 编辑

陈氏北岸陈氏陈熹纪,南京北关水门街人,任温州剌史。唐乾符元年(874)为避战乱,迁居天台始丰溪北岸鼻下,俗称北岸陈。后遭变故,族遂星散,称“十派陈”。鼻下、岩下、团园山、溪口陈、麻车陈、朱车、皇都、山塘(鹤楼乡),牌门陈(坦头镇),孟家塘(义宅)、竹(木+森)王、上陈(东林)、双岩(南平乡)、扁墩(街头镇)、小田(白鹤镇)...《天台北岸陈氏宗谱》(1900)

务园陈氏宋淳熙二年(1175)进士、大理寺评事陈崇庵,由东阳下庄迁天台县城务园。西门里(城关镇),张思、前山头、蟹坑、西张、井头上、东村(新中),治路(白鹤镇),择树塘(唐宋),后村(宁协)《天台务园陈氏宗谱》(194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4 01:27 , Processed in 1.1070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