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9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1:0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某一方面的标志,是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一段历史文化记忆。天台县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的2项、被列入省级的6项、被列入市级的13项、被列入县级的27项。自2005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天台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倾向。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是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一般地说,被列入项目的,都存在着一定的濒危,有的急于抢救。而我们在申报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整理挖掘,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关注它,并制订保护规划,采取必要的措施,延长它的生命周期,在新的时代能焕发新的光彩。而各级政府只看重申报,在申报时强调其重要性,一旦申报结束,该项目也就“寿终正寝”,还以“本来面目”;其次是在申报的文本上,各级政府为了申报的成功概率,往往对五年保护规划都有“夸大其词”,在动态保护、静态保护上的经费投入、基地建设上都有宏伟目标,但是申报成功了,被列入了,那些保护规划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以天台的“济公传说”、“干漆夹苎”为例,又有几项保护措施落实了呢?外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致与天台的情况差不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
    一般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的,都过了它的辉煌期,进入它的衰落期,人们对于它的认知度也很有限,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许多是隐形,或是口口相传的,没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如被列入全国名录的“济公传说”,许多人包括天台本地人对之知道的很少,很多人知道“济公”,并不清楚关于他的原生态的传说是什么样的;而“干漆夹苎”技艺,更是为人鲜见,就是现在已经被列入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年多的今天,还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技艺,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到底有哪些。浙江已经喊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也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列入重要的日程上来,从省市县各级的文化宣传部门,要制订宣传计划,电视、报纸、期刊、都必须应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栏,将宣传工作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过程,作为当地一个文化品牌长期地宣传下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经费的投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般的突击性、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要跟上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以便更好地顺清各方面的关系,整合本地的资源,建立一定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申报还是保护,都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它是一项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事业性工作,需要政府拨出一定的经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从普查,到申报,再到保护规划实施,每一阶段都必须有经费作为保证:录音、录像、照片、文字整理、交通、住宿需要经费;撰写文本、史料补充、专家指导需要经费;传承人的生活补贴、医疗保障要有专项的经费;用现代的手段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态性需要经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陈出新,焕发其新的生命力同样要有投入。
    因此,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划出一定的经费,否则,像我们天台这样欠发达地区,就很难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保护机构。
    以我县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县政府出面申报的,具体的工作是落实在文广新局的,而这两个政府部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配置,是一个附属工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持久性的系统的工作,如果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门档案的建立、保护措施的督促与落实就不能顺利进行。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重点。
   我县的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0多项。这么多的项目,也不都是处于抢救状态,有的是濒危的(如原生态的“济公传说”、“和合二仙”传说、“刘阮遇仙”传说);有的是非常濒危的(如道教南宗洞经音乐);有的已焕发新的生命(如“干漆夹苎”与造佛像)(天台佛教音乐与天台民乐团的改编的作品),应根据项目不同的境况,相应的政策待遇,或是政策扶持,或是经费投入,分批、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世界性的话题。天台这方面的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各级政府的重视,这项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好。







[ 本帖最后由 寂然 于 2007-5-24 16:55 编辑 ]
沙发
发表于 2007-5-24 11:05:59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
偶以前还真没听说过找个咚咚捏!
板凳
发表于 2007-5-24 11:10:1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寂然,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这项工作了,安徽黄山(徽州)都开展第二次评选了。
天台非物质遗产流失太快,如不及时保护,不容乐观。
地板
发表于 2007-5-24 12:34:1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为了个噱头,不如不报。其实,人和自然抗拒,本身就很悲壮。

昨晚和临海博物馆一朋友闲谈,我说保护这东西,有些东西注定要朽灭的,即便是天安门的那具尸体也不例外。所以,留物不如留思想(方法)、留文字,留纸卷不如留图片。留下思想、方法、图片,即便消失了也还可复原。但你要说,已非原本了,这种恋物复古癖,不可语矣。但当下此风很盛,一个清朝的瓷器,居然等得上数十条矿工的人命,是可喜,还是可悲?

上回和高汉先生谈北京城的问题,我说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建筑,何必尽作守墓者,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残守缺呢?建筑本因民生居止而兴,这是第一位。民生解决了,有闲钱了,恋恋旧物也无妨。知识分子的弊端,在于把一见之好,放大,再放大,以为是众人所乐。所以,梁思诚这派,在我看来固然可敬,终究幻想。高老也举了一个例子,说那时争持不下时,举行论证。一个老四合院的居民说:“过去我们住的地方,污水难排,上厕所要跑老远,去蹲集体的大坑,大冬天的屁股受罪。现在我们住楼房了,这些都不是问题了,而且取暖设施也完备了。”这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倘能依着图纸,建造房子,按着曲谱,唱出歌来。那么,我们该如何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很清楚了。

资源不能放在库房里沉睡,而是共享。譬如说,天台现存的一些古籍,何不用数码拍成照片,然后制成PDF或别的格式的电子书,让大家共享呢?善本固然真贵,但花钱养书虫,未必不是昏蛋。纸,寿命再长,能有几年?而制作ODF等数据的成本也不高,一台数码相机,几个电脑,免费的制作软件,不必一万就够了。至于人力,拿工资的这些图书馆、博物馆人士不是吗?不过,这些人大都是在混饭,至于所职,谁还会记得?这是问题所在。其实,这个问题我已多次谈及。上次说教师的职分,既然你选择了,就好好的传道授业解惑,讲身正德高才厚,而不是站在讲台上想着赚外快。不然,纯粹谋生,你何必玷污这作育人才的职业呢?职分不明,是当下很多问题的根本。


既然是传说,还是会传说下去的,寂然老师大可不必担心。如果某天消失了,也不必垂叹。因为,毕竟只是传说而已。现在我们提这些,无非是籍着光彩,为天台增些声名,其实也非明知之举。现代人意识开明了,偶尔来了兴致,可能也会听听,不过很少会当真的。


文化这东西,向来是富贵的游戏。仓廪实而知礼节。按天台目前的景况,更大精力,不是放在人文领域,而是实学,解决民生的技术上。人文大多虚谈,也无定准,更多的是个体的主观精神享受,与他人没多大干系,对百姓而言更没甚用处。肚子不解决,脑袋如何超脱?穷人的梦,大都做着吃好穿暖,而非谈诗论赋。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5-24 13:30 编辑 ]
5#
发表于 2007-5-24 12:56: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见解有些偏执了,也代表一部分的观点。不过,我同意“资源不能放在库房里沉睡,而是共享。” 我们需要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不为功利,为这些行将消失的遗产。
6#
发表于 2007-5-24 13: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诺千金 于 2007-5-24 11:05 发表

说实话
偶以前还真没听说过找个咚咚捏!




是的我也是没听说过这一些   

不过文化这东西 我们还是要保留啊

但不过我还是比较认同达尔文的进化论
7#
发表于 2007-5-24 15:06:52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应是发展的。

就算是一个遗产,但也是对于现代某个文化有着一种相联的关系的。

或着说,现在还活着的某种文化是从某一文化遗产中发展或演变而来的。

文化是传承的。

文化不是一夜之间凭空而建成的,

如同中国的建筑,保护中国的古建并不是简单的保护某一幢宅院,

而是保持一种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文化是交流的,

只有不断地吸收外来的文化,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

没有必要将里外分得那么清楚。
8#
发表于 2007-5-24 15:43:51 | 只看该作者
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说到底是今人对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及其价值的尊重与传承。
如果民众意识不强,没有这个意识甚至蔑视这种意识,而某些地方政府又把“申遗”当作政绩工程来抓的话,那自然是搞不好的。
所以教化真的太重要了,让尊重和热爱文化的意识在普通民众和政府官员的脑袋里生根发芽,让老百性知道除了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有钱赚之外,还有对他们的灵魂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事物,这才是把事情办好的前提。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2:21: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上坟”比喻很新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4 13:26 , Processed in 1.0635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