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迹残影间的暗示【老帖重开】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08-10-3 23:33:15 | 只看该作者
土生土长的天台土头土脑的工作,居然不知道生活中的天台!  时刻学习中!!
2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5:37:30 | 只看该作者

【叁拾贰】石棋盘

    对于艺术的起源,各家有不同的说法。“艺术源自游戏”的观点来自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以他的观点来说,艺术活动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人类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这种理论到了十九世纪受到了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进一步发挥,于是艺术源自游戏的理论就被学界称为了“席勒—斯宾塞理论”。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这一说法在国内还是大有知音的,那些写文章的称自己为玩文字的,搞摄影的称自己为玩光影的,这其中的“玩”字的确有着欲说还休的意道。

    童年时代所玩的游戏,成年后,也多放弃了。但人们却将这种玩的心态顽固的保留了下来,续而化为艺术创作。每一个时代的游戏都具有其时代的形式与特征,生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都还记得那时自己所玩过的游戏,跳橡皮筋、捉百分子、跳房似乎是那个每个女孩都曾玩过的游戏,而玩香烟壳、打柿娘、滴梅娘,也是每位男孩记忆中的游戏。这些游戏也就构成了那个时代所有孩子玩的经边。虽说旧时所玩的游戏已渐渐地远去了,但这种玩的心态却在许多人的骨子中潜了下来。

    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往往放在宅院的门口,有事没事的人们都喜欢坐上一坐。夏日纳纳凉,冬日摘摘日头,久而久之,石头也就光滑起来了。但这块置于浙江天台中岭脚村的一民居前的石头却有所不同,它是一块刻着棋盘的石头,棋盘虽刻得有点粗糙,但棋盘的格子还是清晰可辨。这是一块已被遗弃了的石棋盘,现在已不会有人再在棋盘上摆上棋子,进行一场楚汉之战了,但当年这方棋盘旁肯定是围了不少的孩子,轮番大战。或许为了某人的悔棋,而争执不下,或许为了某人旁边的指点,而受人责备。天夜了,还不回家的,也定受大人的一阵大骂,而端着饭碗认饭闲的,也免不了大人的追骂。

    当年的棋子也多是用瓦片磨成圆形,然后,再写上车马炮。也有图省事的,用泥土捏成泥团,阴干了将一方用毛笔抹黑,双方两阵也就黑白分明了。这样自制的棋盘与棋子,制造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这其中的乐趣或许就是一位艺术家创作的**,这其中的满足感也就是一位艺术家的成就感。我们不得不说当年这些孩子们的玩耍就是一种艺术行为。

   这方石棋盘冷清地放在门前,现已不怎么显眼了,只有当年的孩子在路过这方棋盘前时,偶然还记起当年那段简单的生活,自然还有简单生活中的那份天真与欢乐。

                                                   2008-11-13

                                                 (200846摄于浙江省天台中岭脚村)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8-11-13 15:3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63#
发表于 2008-11-13 16:02:14 | 只看该作者
不止文化要,拿赫伊津哈的书名来说,人就是游戏的人。

以前还常常有人拿把小刀,直接在泥地上划出一块棋盘来的。
26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19:06:39 | 只看该作者
  
【叁拾叁】有线广播

    “红色电波传来了喜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常听到的一句话,喜讯多是伟大领袖发布的最高指示,或是东风轮下水了等向党献礼的消息,这些喜讯通过电波传到了千家万户。现在想来,电波前的“红色”二字着实是恰当,一是将无形的电波具体化成了似乎是可视的波纹,这电波来自于祖国的心脏北京,二是将喜讯的内容定为红色,这自然是那个时代的色彩,也增添了革命的气氛。

    其实,这句话中的电波指的是半导体收音机,但对于生活在江南小城的天台县的人们而言,这红色的电波指的是县里的有线广播了。那时家家户户都装有有线广播,或是纸盘式的,或是木盒式的。广播也多挂在檐廊的木柱上,使得道地的每个脚落都能听到这红色的声音,也有挂在房间的门柱上的,关上门也能听到北京的声音。

    每天清晨听到的第一声,就是《东方红》的旋律,这首歌颂最高领袖的曲子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活动的开始曲,然后是用地方方言所说的“天台人民广播站,今天第一次播音现在开始。”这句话也时常被孩子们所模仿,广播的结束曲则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林彪出事后,则改用了《国际歌》。一天三次的广播,早上6点半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晚上8点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就相当于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一样的权威。但对于许多的居民而言,广播里天气预报的节目则是最为重要的,每次播音的开始与结束时都播送天气预报,此时大人都会让小孩子们停止吵闹,静下来听听明天的天气,或是下雨了,或是降温了,都是明天干活与穿衣的依据。

     30多年过去了,有线广播也早已停播了,但当年的广播箱还是静静地挂在原来的位置上,略加注意,这样的场景在许多的民居中还可看到。这是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的余氏大院,檐廊木柱上那只广播箱还是默默地挂在那里,只是不再发出声音,广播箱为20多公分的正方形木盒,正面中心部分被镂空,以便传出声音,镂空部分的图案为天安门和华表的侧影,这一图案的确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天安门是祖国的心脏,这红色的电波自然源自心脏,古时华表所起的作用是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的,也就是人们提意见的地方,但在那个时代或许是歌功颂德的地方了。

    有线广播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现在挂在木柱上的广播箱已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站在宅院中,看着眼前的这只广播箱,耳中似乎还可听到那个时代的声音,或轻或重,投在檐下石板地上广播箱的影子,拉得很长,有点变形。但人们无法确定的是投入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时代的影子是否会因时间而模糊?那声音是否会因遥远而陌生?

                                                                                                                               2008-11-17

2008719日摄于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余氏大院)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8-11-17 19:0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65#
发表于 2008-11-17 19:19:56 | 只看该作者
2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10:03:36 | 只看该作者

【叁拾肆】烟囱

    共和国初建时,领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踌躇满志,感慨着他的希望。从天安门上望去,下面是一片烟囱,烟囱林立是那个时代对于现代化城市最好的诠释。这一希望让建筑学家梁思成大为吃惊,他不敢想象那个烟囱林立的北京古城会是怎样,这对于他太陌生了,也太遗憾了。最终人们没有看到烟囱林立的古城,但烟囱成为了工业化的象征,当时的小学课本是这样形容未来的北京,“工厂的烟囱里冒着浓烟,像一朵朵水墨画的大牡丹。”那时的烟囱与现在人们所想的污染没有丝毫关系,浓烟竟也成为了水墨画,这种浪漫情怀让人回味无穷。

    建国之后的新中国,从公私合营到国营企业,工业轰轰烈烈的发展,人们看到的最激动人心的场景竟是当年领袖心中的希望,烟囱林立,机器轰鸣。共和国半个世纪所积累下来的工业资本,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浪潮中被化解,随着工业企业的转行与倒闭,许多厂房或改建,或拆除,成为了房屋开发商的目标。一幢幢厂房被拆了,原先的工人也突然间随之消失了,人们已没有兴趣去关注当年工厂主人的生活和情感了。当年那一个个烟囱也在一夜之间,从大地上消失了,人们最终失去了当年极力歌颂的热情。

    这个烟囱是属于当年天台县食品厂的,食品厂当时也是天台的一个集体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倒闭,倒闭之后的食品厂,原厂址被开发成商住房,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当年的这个烟囱却被保留了下来,至今立于各幢住房之间,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极不协调,这种尴尬的处境,与食品厂当年倒闭时的那种无奈的表情却是一致的。烟囱高数十米,由红砖砌成,烟囱的上部“天台食品厂”五个白色的大字,依然完整如好,字由石灰雕成,嵌于砖间的一格格铁梯也完好,只是不再有爬行的身影了,这幢烟囱已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是一种多余的摆设了。在时光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小城的许多人已忘记了当年的食品厂了,当年的工人也只记得食品厂在小北门外,天台车站的斜对门。或许,眼前的这座烟囱还能确定当年食品厂的位置,无意间,它成为一个地标,不知当年的工人心中,是否也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烟囱,用来确定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现已消失的工厂的地标?

                                                                                                          2008-12-11


                       (2008119摄于浙江省天台县小北门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67#
发表于 2008-12-12 21:36:03 | 只看该作者
住宅区有根烟囱很好,很后现代哈哈
268#
发表于 2008-12-12 21:41:02 | 只看该作者
哎,以前在二中的时候
每天路过食品厂
远远就看见那个大烟囱了
269#
发表于 2008-12-12 22:30:38 | 只看该作者
太有回忆了
27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5:23:35 | 只看该作者

【叁拾伍】节门

    同其它的女人一样,从她弯腰走进花轿的那一刻起,她的名字就永远地留在了娘家。在以后的岁月中,无任在哪种场合,她都生活在丈夫的名字之中,渐渐地,对于自己的姓名,连她自己也感到了陌生。

    直到她丈夫去世多年,她依然守着丈夫姓氏下的家庭,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孩子,孝敬着长辈,死后才有可能换来一座牌坊。就在为她建一座贞节牌坊时,人们才记起她的姓氏。为她而建的牌坊上,写着的是她丈夫的姓名,而属于她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她的姓,至于她的名,人们最终还是没有想起,好在牌坊上不需要她的名了。或许,这就是旧时女人共同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女人共同的悲哀。

    天台城内原来也有多座贞节牌坊,或为石坊,或为木坊。现在已看不到一座完整的牌坊了。西门里还留有一座贞节牌坊的门柱和石基,表彰的是哪一位节女,人们也已淡忘了。倒是城外的玉湖街上还留有一座较为完整的贞节牌坊,村里人都称之为“节门”。玉湖街位于天台城通往平镇的古道中,当年玉湖街是十分热闹的。节门没有跨街而建,而是建于街的南侧,穿过节门,就是当年的裘氏道地。

    节门为木结构的门楼,楼建得简朴,没有更多的雕梁画栋和精雕细刻,中间匾额上的那几个字还依稀可辨,“旌表裘善甫妻周氏牌坊”。在这10个字的背后,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或是动人,或是辛酸,裘氏宗谱上也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以平静的语气讲述着已经淡忘的旧事。裘善甫去世那年,其妻周冰蘖只有29岁,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儿子,她时常教育儿子做人的道理,并常剪柏叶插于发髻,以求儿子安康,周氏去世时,已是85岁了。周氏是怎样度过这孤寂的56年的,这56年的日日夜夜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村中老人的口中也没有留下更多的细节。在她去世之后,其子光启在墓前种了许多柏树,后来柏树成林,称“柏谷林”。

    当年建起这座节门,为的是旌表周氏守节的美德,那是裘氏家族莫大的荣耀。立起的是一座牌坊,暗淡下去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寂寞的日子中,周氏盼望着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在昏暗的孤灯下,周氏时而还会想起与丈夫一起度过的温馨日子。在许多孤寂的日子消逝之后,周氏的风华与美貌也至暮年,这一切的幸酸最终换来的是立于家门前的这座节门。只是她本人无法目睹为她而建的节门了,写于匾额上的“周氏”二字,让后人记住了这座节门真正的主角。

    或许,当年柏谷林中,苍翠的柏树要比眼前的这座节门更显生命活力。岁月更迭,柏树常绿,而风雨中节门则日显败落,有关节门主人的故事会渐渐地模糊。

                                                                                                           2009-6-19





2009426日摄于浙江省天台县玉湖村)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9-6-19 15: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4 07:28 , Processed in 1.0957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