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你怎麼知道他是大師 / 梁文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23:4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梁文道

季羡林先生辞世之后,舆论当然要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中国以后还出不出得了大师,似乎季先生就是硕果仅存的最后巨人,学界将来再无本事酝酿出另一位众人 仰望的 泰山北斗了。这个疑问的前提是大家都已肯定了季先生的地位,仿佛人人都很清楚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然而,我们真的都能看懂季先生早期在佛典语言研究上的创见 吗?我们都能欣赏他在翻译《弥勒会见记剧本》上头下的功夫吗?就算是他晚年以大量中文素材写成的《糖史》,又有多少人通读过一遍呢?

不妨老实承认,虽然人人都称季羡林先生是大师,但我们绝大部分人根本就连下这个判断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坊间才会以讹传讹,张冠李戴地把精研东方学和 中西文 化交流史的季先生尊奉为“国学大师”(除非我们所说的“国学”是季先生提倡的“大国学”,把中西文化交流的面向也纳入传统国学的范畴)。所以媒体才会大肆 渲染季先生懂得多少种古僻语言,因为这是一般人想象得到的成就,将学术看作武艺奇巧,花样会得越多越好。

既然我们无能判断季先生的大师地位,可见这个尊称就不是我们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说季先生是大师,不是因为我们懂得季先生的工作,而是因为我们相信 内行人 的判断。虽然那些内行人其实只是人数很少的一个小圈子,全世界也可能找不出一千人。那么,我们又凭什么相信这个小圈子会肯定季先生的成就呢?我们甚至从未 接触过那个圈子,也从没读过他们的专业学报。也许,大家只是信赖整个学术界的共识,当今学术界都不否认季先生是大师,我们也就只好跟着信了。尽管季先生那 圈子的人在全球学术群体里只是凤毛麟角,其他专学的学者隔行如隔山,根本摸不透他们干了什么。

我不是在针对季先生,更不敢质疑他在学术史上的位置。恰恰相反,我只不过想指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现象,那就是外行人对专业学者的判断往往要靠一套第二 手甚至 第三手的信任关系组成的链条。这个现象不仅限于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更加如此。例如杨振宁、李政道和斯蒂芬·霍金,我们一般人都不太清楚他们的创见创在何 处,大家只能人云亦云,毫不怀疑地接受学界的看法。

掌握不到足够的讯息而妄断是危险的,不经自己的思考而盲从他人的意见是愚蠢的,可是社会的运转与生活的恒常,有时却不得不依靠这种盲从和妄断。举个 最简单 的例子,你要是生病去看大夫,找一个别人介绍的“外科圣手”,你怎能知道他就是外科中的圣手呢?你有机会先去检验一下他的本事吗?你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评 价他过往的表现吗?

世界如此复杂,每个部件彼此依赖,我们所有人都不能不依靠别人的专业意见。这种信赖固然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但它更是对一套系统的信任。

我们都说季羡林是大师,那是因为我们相信传媒。传媒都把季先生尊为大师,因为那是学界的共识。学界之所以有这种共识,是因为专研东方学的那个小圈子 都很佩 服季先生立下的榜样与他留下来的学术遗产。并不是东方学圈子里的人都很高尚诚实,而是整个学术界自有一套规则体制,自有一套评价彼此成就的原则。大家信的 不是个人,是这一套系统。我们相信一个人取得博士学位,就证明了他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做了教授,就有指导学生的资格;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就表示他 的水平达到最高标准。如果他的论著广受引述,行内人不能不读不能不重视,那一定是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于是一般人都会觉得一个哈佛回来的博士就算不是太厉害,也不可能太差;一位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就算不是名家,也不至于太过滥竽充数;一本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著不一定是佳著,但也绝不会是左抄右抄的三流杂烩。

然而,我们今天有谁能够保证一个中国重点大学博士的资格,一部大学出版社出品的水准呢?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成员可以涉嫌抄袭,重点大学的教授可以错 把英文 里的“蒋介石”译作“常凯申”,一级学刊可以收款刊登投稿论文;博士生更可以从不上课,连论文都由他人代笔。当这一切都可以发生,中国学术领域的信任链条 也就完了。前一阵子,学术打假专家方舟子先生揭发全国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在清华上学时有抄袭论文之嫌,周先生对此仍无回应,却有网友先替他着急了,叫大家“ 想想清华的学生压力有多重?不抄袭根本就应付不过来。何必拿这点事小题大做!”我不敢相信抄袭是清华学生的普遍行为,但这位网友的意见却让人忧虑;假如每 个人都像他这么想,那么清华的招牌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什么季羡林先生被称作“最后的大师”?因为他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学界仍有信誉可言的时代;因为他的成就被国际学界承认,而不是我们今天这个混 沌晦暗 的江湖自娱自乐的结果。所以,我担心的问题还不是中国出不出得了大师;而是就算真有,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存在。说一个人是大师,谁说了算呢?我们谁都信不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23:54:32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为何要称大师?


几年前,在北京的一家书店转悠了好久,书很多,却少有让自己下决心拿起,然后掏钱回家好好品读的.最终,选择了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因为这个名字在一些媒体上看到过,心想既然被称为国学大师,大家写的东西,特别是回忆文革那段日子的,想必值得一看.

书看完放在一边从来没有再拿起过,不像有些作品,过一段时间总是忍不住拿起再次细细品味一番.因为里面总有一些思想的火花在碰撞着你。如果说对老人的了解,也就仅限于这本书,以及透过媒体可以找到的一些介绍.相信大部分的人和我一样,对于他的了解同样有限,如果不是因为前两年他的弟子和北大之间的一场纠纷,对他的印象将会更加的淡薄,所以,如果说对于他的辞世要拿出真诚的悼念之情的话,只会显得我自己的虚伪.

不过,尽管他不是我眼中的一个出色的散文杂文作家,但是相信他是一个出色的学者,因为他所研究的学科,一些在全世界研究者都是寥寥可数.能够愿意把精力投放在一门冷僻的专业上,并且坚持下来,写著作,进行研究,如果没有愿意承受寂寞的准备,是做不到的.晚年的荣誉,毕竟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但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学者为何非要被冠上大师的称号?大师这个词想必也就是在中文世界里面才被用的如此泛滥,只是这个词准确点来说,应该是佛教的用词,如果把大师定议成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也实在是把学问世俗化了.

做学问的水平当然有高低,但是绝对不是由媒体或着社会舆论来进行区分的,在社会上的名声再大,也未必能够在学术上取得骄人地位。一位学者在学界的地位,应该是透过他的研究成果,著作等等,由他所属的这个专业的专家们来评定的.一个真正在学界地位超然的学者,是不需要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很多的头衔来证明的,就好像当你拿到一张写满了各种不相干的头衔的名片,见过世面的人马上会对这个人的印象大打折扣.当然,现在又太多的学者,更在乎的是社会上的名声,因为可以带来即时的收益。

在这个问题上,季羡林要比外人看得清楚,正如他自己力辞三个桂冠。而事实上,这些年他被公众关注更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他的学术成就,而他是做人的品德,如果看看他获得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获奖辞,看看国家领导人探访他的时候,对他的嘉许,最重要的,是他能够说真话,在苦难面前,也没有丢失信仰.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季羡林,社会已经超越了对待一名学者,而是把他看成一名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他的推崇,在于社会对于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渴求,人们希望其它那些自祤知识分子的人,能够做到这位老人一样.

只是,这不是对一个知识分子最起码的要求吗?而且比这位老人做得更彻底的人很多,从过去到现在,很多还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是这些坚持将真话,具有独立批判精神的人们,不单单不可能被冠上大师的称号,更是要为自己的直抒己见付出代价.

当我们送别这位老人的时候,难道不觉得有点点讽刺吗?当这个社会的环境是在鼓励知识分子犬儒化,用实用主义来为自己谋取名声和利益的时候,大张旗鼓的悼念一个良知未泯的老人,是因为失望,还是期待,还是一种自我掩饰?

[ 本帖最后由 人山人海 于 2009-7-22 23:5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4 04:53 , Processed in 1.0870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