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欧美及日本当年股灾后的温暖故事,很感动的,
说起来是美国上世纪30年代股市大崩盘后,很是萧条,实业界、金融界。
股市很低迷,很多公司包括上市的公司都倒闭破产了,失业的人很多,投资者也对股票不抱再涨的希望了。但是毕竟还是有些上市公司留在市场上,尽管状况很差。也许是美国人的乐观主义天性,每个财务报表公布的时间,公司实在是无力给于投资者回报,能维持都算不错了。这时候,有的中小公司本身持股者就包括了本公司的职工,于是就算不能分红,公司为了给职工打气,就利用上了股东大会这个机会。
于是有些中小型的公司虽然不能给股东分红,总还是得想法让大家都高兴一下,本来是每季度报告财务一次,就利用半年期和年终期举办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来参加的就发个财务状况的印刷品,董事长上台两句话:生活不好,但我们不能没有快乐。接着就是一个大型的酒会,所有来开会的股东们免费参加一场尽可能丰盛的酒会,一般都是一天,唱歌、跳舞、自助餐,而且在发出股东大会邀请信时都很热情的同时邀请了家属,最少是配偶和孩子。
后来随着上市公司间也有的攀比或财务能里稍有好转,就有的公司干脆把股东会搬到了公园里,这样公司也可以省去了筹备的事项,尽管没钱分红,但至少也能让小股东们高兴一下,减轻他们投资损失带来的烦恼。此风一涨,就有本地人投资本地公司的口号出现。因为,要是买了远处的公司股票,尽管股东大会很好玩,但对于小股东,太远的地方,路费也是笔负担。而要是买了本地公司的股票去参加股东大会,就象过个聚会或者节日一样,甚至步行都能去。
有的公司股东大会就象办成了个嘉年华。
而随着后来经济形式的好转,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即使是公司已经能够通过分红回报股东了,但很多中小型公司仍然没有丢弃这一传统,为更大的扩大公司的影响也是象做广告宣传一样,股东大会甚至开到了海滨浴场、豪华度假村。。。。。。。。。。。
日本人的模仿力强是世界公认的。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股市大崩溃后,现代的市场管理不同了。
对于上市公司,有股权分散的要求,(就象我们这回也有要求,要求公众持股的比例),还有对股价的要求,(在多长时间内股价不得低于多少)搜狐上次在美国就差点这个退市,张朝阳自己回购维持股价才挺过那一关。
所以日本很多面临困难的公司也是利用股东大会和股东们沟通。
董事长开会也是两句话,公司的确很困难,没分红。请大家原谅,请继续持股。
接着也是联欢会。因为中小公司没什么名气,日本人口本就少,要是少了几个股东达不到公众持股比例,就是大股东增持也很危险,再就是公众没信心,股价低了,也可能就退市了。
日本地域不大,所以开股东会,有的公司还报销路费,也是很热情的邀请股东们全家来欢聚。经济形势不好的年代,投资也很失败的年代,每年能有这样固定的欢乐的聚会的确是很让人高兴的事情。
在日本,开股东会甚至成了一个季节性的节日,日本的公司有的股东大会还不止一天,长的达三天,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专门开股东会的专业户。
每到开股东会的季节,根据不同公司开股东会的日期,有人就依此买入最少限度的股票,专门为了去参加股东大会。市场很低迷,波动很小。安排得好的,一、两个月就在股东大会混吃喝了。
......................
不久的将来,手里还持有股票的人,有可能能够享受这种温暖了,
手里没股票的人,没资格,因为你不是股东,.................嘿嘿嘿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