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迹残影间的暗示【老帖重开】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6-3-22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P>"四类分子"之外, 还要加一个"右派分子"</P>
72#
发表于 2006-3-23 06:50: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云散人</I>在2006-3-20 10:35:38的发言:</B>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四类分子”是敌人的同名字,它包括“地富反坏”四类,所谓的“地富反坏”指的是“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四类分子的前二类是作为财产的拥有者,作为无产者的敌人也是名正言顺的,而后二类则属于思想上或行为上与革命的对立者,它的划分就多少带点人为的成份了。这一切发生在上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代,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又增加了“右派分子”,于是从四类分子发展为“黑五类”,




</P></DIV>
<P>若干年后,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叫“黑五类集团”,主要产品是黑色食品,似乎在挖苦什么。</P>
73#
发表于 2006-3-23 23:37:00 | 只看该作者
<P>昨天还有人提起说</P><P>看到一个饭店</P><P>叫</P><P>人民公社食堂</P><P>记忆深刻的说!</P>
74#
发表于 2006-3-26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racadabra</I>在2006-3-22 1:13:44的发言:</B>

<P>"四类分子"之外, 还要加一个"右派分子"</P></DIV>

简称"地富反坏右"
75#
发表于 2006-3-26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与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最近很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于他们的文章.
76#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8:11:00 | 只看该作者
<P>再谢Jimmz_y!</P>
<P>现在说起“四类分子”,世人或是自嘲的语气,或是玩世的态度。有点复杂。</P>
<P>to 大南门:1976年对于国人真是惊心动魄。一晃,30年就这样过去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7 10:32:47编辑过]

77#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18:20:00 | 只看该作者
<br/><br/><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柒】 七佛塔</p><p></p><p></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德国洪堡大学的图书馆门前的地面上嵌有一块玻璃,透过玻璃,是图书馆书库一角,四壁却是空空的书架,地下石块上刻有以下几行字:“1932年5月10日,一群受纳粹思想驱使的学生,在这里烧毁了大量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这是西人对待昨日所犯错误的处理方式,他们没有回避过错,并警示后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立这样一块石碑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正视过错的勇气。</p><p></p><p></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国人缺乏的恰好是这种勇气。清华大学清华园的门楼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所毁,现在,在各种媒体频频露面的门楼是后来按原样式重建的。当学子们从门下自豪地走过,不知有否想过它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多年的历史,当人们看到那座西洋风格的门楼时,是否能记起昨日的那份耻辱,但国人得不到任何的提示。这就是国人与西人对待昨日所犯过错的不同态度,西人是坦诚地面对,为的是不再走同样的弯路;国人是尽力地掩盖,唯恐他人知道,国人是努力地忘却,唯恐再次伤害自己。</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台山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具今已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00</font>年的历史,其间,或因天灾,或因人祸经历了建了毁,毁了重建的艰难历程。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人们所看到的七佛塔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3</font>年在旧址上重建,它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年的历史。但很少有人会记得这一点,新建的七佛塔旁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旧七佛塔,毁于文革期间,关于旧佛塔,历书记载为明朝天顺年间建造,也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60</font>年左右。大概现在已没人会记得这几座存在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0</font>多年的七佛塔当时被毁的场景了。旧七佛塔的面目只有一些史料还有一些记载。新七佛塔与旧七佛塔在造型上再大的区别在于新塔为实心,而旧塔为是镂空。旧七佛塔的塔身正面,也刻有过去七佛塔的佛名,右侧凿有供佛灯的小洞穴,与塔身内部的洞穴相通。旧时信徒们常将经文、纸钱、祈祷文等投入洞内,但多被佛灯的灯火所引燃,以至于烟火把整个塔身都熏黑了。</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屋里民居位于天台城隍殿前,民居中堂木门的门腰雕有“天台八大景”木刻,其中有一幅国清“双涧回澜”的作品,木雕为我们留下了旧时七佛塔的影子,虽然这是一件木雕作品,但还是真实地反映了旧时的面貌,图右侧为隋塔,左侧为国清寺,中间的七支一排的小塔就是国清寺的七佛塔,当地人都称它为“七支塔”。</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过现在的七佛塔,或许,人们应记得它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年的历史,它只是一个仿制的古迹。</p><p></p><p></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分别摄于浙江天台新屋里民居和国清寺。</p><p></p><p></p><p></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15:36:5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8#
发表于 2006-3-28 05:46: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南门</I>在2006-3-25 23:24:30的发言:</B>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与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最近很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于他们的文章.</DIV>
<P>
<P>76年,周恩来走了,老毛也走了,唐山也给给震了</P>
<P>76年,我妈怕我孤单,于是我弟弟来到这个世上与我作个伴!</P>
<P>转眼间,社会主义也有特色了</P>
<P>转眼间,我们也奔小康了</P>
<P>转眼间,我也奔四了</P>
<P>转眼间,一诺千金也不穿开档裤了,并会上网且成了站长</P>
79#
发表于 2006-3-28 05:5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0#
发表于 2006-3-28 05:5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4 08:20 , Processed in 1.1060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