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自行车赛事点点通:巴黎—鲁贝(下)Paris - Roubaix II

查看数: 1925 | 评论数: 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4-11 17:27

正文摘要:

本文转自:[Biketo.com|自行车网] 石头路的故事 石头路面临的尴尬处境是后来的事。二战后,巴黎—鲁贝和环弗兰德斯的主办方遇到了同样的难题——石头路逐渐消失。要知道在那之前,石头路并非特意为增加比赛难度 ...

回复

范斯 发表于 2014-4-11 17:36:19

多年来,车手们尝试过不少革新方法,以使他们的战车适应石头路段。二战后曾有不少车手采用木制轮圈;上世纪70年代,弗朗西斯科·莫泽用泡沫塑料作把带;到了90年代,杜克洛斯-拉塞尔(Gilbert Duclos-Lassalle)和格雷格·莱蒙德(Greg LeMond)的前叉上都加装过避震。

毫无疑问,当代顶级车手的装备更是令人眼花缭乱。随着材料工艺学的发展,如今的车架更牢固,骑行体验也更舒适。如汤姆·布南在2005年首次采用轴距更长的Time车架并赢得了赛事,随后便一直使用长轴距战车。乔治·辛卡皮的Trek车架在座管上方嵌入了一个2毫米的高弹体,制造商声称这玩意儿几乎可以吸收石头路面所有的颠簸。

范裴特杰姆(Peter Van Petegem)在2004年巴黎—鲁贝上骑的加长版Time战车也很能说明问题:从五通到后轴的距离为419毫米,大于他平时座驾的403毫米;从五通到前花鼓的距离为605毫米,而不是平时的500毫米;前叉的深度有372毫米,大于平时的367.5毫米,以容下28毫米的大轮胎;齿轮是钢制的,而不是铝合金;头管比平时提高了5毫米,以备在有必要时升高车把。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0-28 22:38 , Processed in 1.0759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