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天台十大历史名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10-12-7 11:59
标题:
天台十大历史名人
一、顾 欢
二、智 者
三、司马承祯
四、寒 山
五、张伯端
六、贾似道
七、济 公
八、范 理
九、齐召南
十、曹天风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10-12-7 12:16
顾欢(420—483),字景怡,一字玄平,盐官(今海宁市)人。出身贫寒,自幼好学。家贫无钱入学,便在学舍壁后倚听。六七岁时,在田中赶麻雀,作《黄雀赋》,内容新颖,文字优美,被誉为神童。长大后,从名家邵玄子、顾念之学习,学业大进。刘宋孝武帝初年,到天台山隐居,见天台文化落后,便开馆授徒,受业者常至百人。成为天台文化教育的启蒙者。
齐高帝听到欢的才名,召其进京。赴京后,自称“山谷臣”,上呈《治纲》1卷,说治国之道在“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并说“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高帝赞同他的说法,欲授为扬州主簿,坚辞不就,回天台山授徒,高帝赐以麈尾、素琴。晚年钻研道家学识,影响颇大。当时佛、道二教互相诋毁,著《夷夏论》,意在抑佛扬道,受到道家和士民拥护,但也遭到佛教徒的反击,展开一场上至朝廷、下至世俗的大辩论,史称“夷夏之争”。
另著有《三名论》和《文议》30卷。今天台县东北的欢岙、欢溪,均为纪念顾欢而名。墓在欢岙顾儒岭。
作者:
周则江
时间:
2010-12-7 12:21
顾欢乃是我族老太公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10-12-7 12:23
智顗与天台宗
天台宗是西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第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中一个最重要的宗派。它的实际创始人,便是人称“智者大师”的智顗。
智顗(538—597年)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市),后迁居于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县西南),智顗就出生在那里。智顗的父亲是梁朝的一个大官,因目睹王朝频繁更迭,世道纷乱,哀叹人生无常而倍感失望,最后遁入佛门,寻求慰藉。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天资聪颖的智顗毫不留恋人间富贵尊荣,18岁便离开家门,来到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削发为僧,师从慧旷律师学习佛教律学,后赴大贤山,诵读《法华经》等佛教经典,领悟到经典中包含的义理。公元560年,智顗听说著名的佛学禅师慧思和尚南下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遂前往受教,用禅定的方法研习《法华经》,有所悟解,得到慧思的赞许,并获准可以代他讲说经论,听讲的人无不佩服。公元567年,年届三十的智顗按照慧思的嘱咐,率领三十多名僧人抵达金陵(今江苏南京市)瓦官寺,弘扬禅法。第三年,智顗接受多方邀请,在瓦官寺主讲《法华经》、《大智度论》等佛教经论,获得前谈听讲的名僧高士、达官贵人的一致首肯。智顗从此声名大振,得到陈宣帝及其群臣的敬重和礼遇。这期间,智顗融合禅教各家义旨,在此基础上,阐发新的宗义,为以后创立天台宗奠定了基础。
公元575年,久居繁华都市的智顗,打算找一个有林有溪、清静雅致的地方住下来,于是率领二十多位弟子南下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县城北)。在佛垄峰下南螺溪的源头,建造草房作寺庙,着手创建天台宗。陈宣帝闻讯后,下令将天台山所在的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全县赋税调拨给智顗及其弟子使用,还安排两户农民做“苦力”,专听他们使唤。皇帝的特别关照,免除了智顗和弟子们的衣食之虞,使他们能够潜心修行,弘扬佛法,加快了创建天台宗的步伐。
智顗在天台山整整住了10年。公元585年,他接受陈后主的诏请,返回金陵,先后为陈后主和群臣宣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和《法华经》等经论。此时的智顗,在融合佛教各派教义
的基础上,大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他的“一家之言”便是初创时期天台宗的基本宗义。
公元589年,隋灭陈以后,智顗在荆州、湘州一带(今湖北、湖南两省境内)化缘讲经,后居庐山。两年后,应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的邀请,智顗北上扬州,为他主持授戒仪式。作为回报,杨广授予智顗“智者”称号,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智顗为“智者大师”。592年,智顗回到荆州,创立玉泉寺,在那里宣讲《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597年,一代宗师智顗病逝于天台山。随后杨广根据他生前的愿望,下令在天台山修造一座佛寺,赐名“国清寺”,以资纪念。玉泉寺和国清寺经过后代重修后,成为当地著名景点,。也是我国迄今保存完好的两座著名寺院。
智顗一生到处游化,在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佛寺,比较著名的就有35座。他的传业弟子有32人,其中最为知名的要数灌顶,他的许多著作都是他在宣讲时由灌顶记录整理而成的。可以说,没有灌顶,今天我们就无从了解智顗。智顗的著作非常多,最重要的是被称为“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可诃止观》,它们都是天台宗的代表性著作,另外还有“天台五小部”,也比较重要。
智顗的故事我们暂时就讲到这里,下面再简单地介绍一下天台宗的情况。
顾名思义,天台宗就是由于它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常住天台山而得名的,又因为它的宗经是《法华经》,所以也称作“法华宗”。智顗所创天台宗的主要宗义有这么两个方面:
一是在折衷南北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为佛教徒进入“涅槃”境界,大开方便之门。这里所说的“止”、“定”又叫“禅定”,指的是身心寂静,专心思虑,不生妄念的一种修行方法;“观”、“慧”又叫“般若”,指的是佛教所谓的智慧和义理。南北朝时期,南方佛教注重义理,阐发幽微;北方佛教偏爱禅定,重视修行。天台宗采取折衷调和的态度,把南北佛教各自侧重的方面统一起来,把止、观比作车上的两只轮子,飞鸟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在天台宗看来,只有通过禅定,进入一种寂静虚空的状态,才能使人的佛性(人的善性)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智慧,进而才能对种种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而不致于迷惑。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修成“正果”,进入“涅槃”。
二是提出了“圆融三谛”的佛学主张。“三谛”又叫“三相”,指的是空、假、中。按佛教的说法,一切万有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自性(一成不变的根本属性),故谓“空”,万物虽说是“空”,但不是不存在,而是不断显现出有可能被认识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虚幻不实的,所以谓之“假”,了解到诸法(万物)既“空”,又“假”,就意味着达到了最高的认识阶段,即合乎“中道”,故谓“中”。智顗在此基础上,独创性地提出空、假、中“虽三而一,不相妨碍”的见解,认为空谛、假谛、中谛本来就是一体,空具有假、中,假具有空、中,‘中同样具有空、假,三谛是同时存在、相合相成,圆融无碍的,所以称作“圆融三谛”或“三谛圆融”。这种学说的意图,在于告诫人们,现实世界的一切是不必回避的,只要依照佛所说的智慧就能获得对现实世界“正确”的认识,知道现实世界是空,是假,而后自然不必执著于现实世界,从而达到中观正道这一佛教最高的认识境界。这实际上把以前佛教所说的出世,从超现实的彼岸又移到现实的此岸,把以前所说的解脱简化为不必执著于现实的“觉悟”——只须消除主观妄念,便可觉悟成佛。显然,智顗和天台宗的这一主张,使芸芸众生成佛的道路变得平坦多了。
智顗虽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但按天台宗的传承系统,他只是三世祖,二世祖和一世祖分别是他的师父慧思和北齐的慧文,他的得意门生灌顶是四世祖。这几位都是天台宗传教史上的著名人物。11世纪初,因对智顗名下一本著作的真伪问题看法不同,天台宗分裂为山家、山外两派,山外派不久就销声匿迹,山家派成为天台宗正传,对后世影响很大。天台宗的影响不只在中国。9世纪初,日本和尚最澄赴天台山修习天台宗宗义,回国后创建日本的天台宗;13世纪,另一名日本和尚日莲根据天台宗的宗经《法华经》创立日莲宗,后来又派生出日莲正宗和灵友会等宗派,现代日本教派创价学会和立正佼成会也源于日莲宗。此外,天台宗还于ll世纪末由来宋朝习教的朝鲜和尚义天传入朝鲜半岛。
(吴付来)
作者:
哈拉贝
时间:
2010-12-7 12:35
作者:
TRUEawenfans
时间:
2010-12-7 13:00
瞬间对天台名人的认识得到了升华。LZ继续写啊
作者:
崎岖
时间:
2010-12-7 13:36
齐召南我认识的,前几天还来我店里,戴着一副墨镜。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10-12-7 14:16
恩
不错
后司街的招男也入选了
作者:
11郎
时间:
2010-12-7 14:25
招男是不是哪个林S呀?
作者:
周则江
时间:
2010-12-7 17:57
回复
11郎
的帖子
他儿子说他爸爸不是真警察 警察帽也不戴警察衣服也不穿
作者:
周则江
时间:
2010-12-7 18:09
老爷子见笑了哦 顾欢墓在欢岙百丘村旁 我们周姓宗族历来拜坟时都是先祭祀顾欢大人的 我们村中央地方 至今还保留有顾家石屋 去年清明扫墓时发现墓(文物保护碑)已经被泥石流冲毁 拍了数张照片回来交与大黄村周海 跑了博物馆文化宫等相关部门数十趟 终获准重修 得到下周大黄罗溪周等等同宗叔伯大力支持 现已修复
作者:
一个人旅行
时间:
2010-12-7 18:28
等下文
作者:
晚香嶺
时间:
2010-12-7 20:49
陶弘景算不?
作者:
龙头
时间:
2010-12-8 13:12
既有寒山,那应该把拾得也放上去,寒山拾得,和合二仙嘛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0-12-8 15:09
陶弘景不过游历过天台山而已,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江苏安徽,算不上天台名人。
作者:
天林电脑桌
时间:
2010-12-8 15:16
作者:
龙头
时间:
2010-12-9 07:45
海灯法师--范无病也曾经在天台挂单过……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10-12-11 03:08
这是我心目中的十大名人而已。
作者:
龙头
时间:
2010-12-11 07:27
原来如此
作者:
三盏天灯照天台
时间:
2010-12-14 19:33
祝你也成为名人啦——
【新闻】儒学400年前曾推动欧洲发展 是西方民主起源
http://book.qq.com/a/20071017/000007.htm
著名学者 郑鸣谦 在《启蒙运动中的“儒学”镜像》一文中写道,“启蒙运动中的翘楚如伏尔泰、霍尔巴赫、狄德罗等人的重要思想,很多都来自中国儒学……”
作者:
youxirenjian
时间:
2010-12-19 20:55
长知识了
作者:
映山红
时间:
2010-12-19 21:27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43.134.97.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