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转载]在民国自风流:读《在民国》一书
[打印本页]
作者:
碎影
时间:
2008-1-30 10:13
标题:
[转载]在民国自风流:读《在民国》一书
在民国自风流:读《在民国》一书
作者: 周为筠 转自天涯社区之闲闲书话
[attach]42246[/attach]
民国不是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却是一个暗发着魅力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战国与六朝时士人辈出,给历史涂抹出诸多亮色,后来的历史却逐渐暗淡下来。唯有自晚清至民国之时,遇到了两千年来未曾有过之文化历史大变局,使得新旧与中西的东西在士人身上激荡开来,出现了风气大变,狂士辈出的井喷气向。
章太炎、鲁迅、胡适、陈独秀、苏曼殊、周作人……这些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名字,背后站着的是昂扬的大师。有时读了他们激动人心的文字,便想象那让人怦然心动的时代和人事,觉得谜一样的话题和掌故是那样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但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我还记得‘被发大叫,抱书独行,无泪可挥,大风灭烛’是大家传诵的警句。”在那国危世乱民生惨苦的日子里,这些士人却每每以醉态笑傲江湖,其状比之魏晋风度乃毫不逊色。现在已不再有那样的冲荡了,这让我们读书人心中甚是向往。
正是如此,近年来民国作为一个散发文化热力的名字,在文化界已如燎原之势蔓延,许多的作家学者都对民国这一题材迷恋。记述民国人与事的忆旧怀人文字日见其多,这类文章在文化人心中颇多能激起神往的涟漪。过去的一年,国内文坛著名奖项——“十月文学奖”的桂冠就被孙郁一组关于“民国人物”文章所摘去,这组文章后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了散发幽远墨香的《在民国》一书。
作为鲁迅博物馆馆长的孙郁,是以鲁迅研究而鸣世的学者型作家,对民国的研究和写作大概处于专业的触类旁通。不过他个人一直对民国有着毫无掩饰地悠然神往,他在鲁迅博物馆的办公室里就充溢着民国的气息,满目遍是发黄的民国旧刊与书籍,真让人仿佛置身“在民国”。孙郁常概叹文化是需要生态的,而在民国时的艺术与学术,基本还保留了精神的多样性,使得各类人物有了驰骋的机会。所以他的《在民国》一书里,向人们展示了那一时代的多样性:超人的**与禅林之风,左翼斗士与自由主义绅士,托派与安那其主义,遗老和西崽。这些民国的士人们在书里演绎了诸多的故事,读了这些力透纸背的文字后,确乎有直指我心的思想。
孙郁是以他自己独特的视角来书写民国。他从鲁迅研究发散放大到同时代人的研究,比对着在民国不同文人团体中的趣味,同时又体会着他们共通的气质。这本《在民国》选取了民国期间最有魅力的一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比如像苏曼殊这样的风流才子,与鲁迅和陈独秀都交往颇深;新月社下留洋的绅士们,如何在中国种下浪漫的种子;新青年一帮同人们,如何改变历史的书写方式……书中涉及到了新青年、莽原、语丝、新月、中国第一支考古队等各色文人。向我们别具一格展示了民国那群人特有的风貌——独往独来,笑对江湖,骇世惊俗,摧枯拉朽……
《在民国》最大的丰富性莫过于描绘出民国人物的不旧不新又又旧又新,不古不今又又古又今,不中不外又又中又外。书中把那个时代的文人身上自然散发出那种松散的、自娱自乐的趣味淋漓尽至,而这种儒雅、混沌、自然、悠然的文化状态都被现代那种学科化的,非常条理化的东西代替了。现在的文人学者都各干各的,在自己的专业中打拼,但也因此成为被驯化的、单向度的人。而在纲纪毁坏、旧屋欲倾的民国时代,文人的表演每每与古人反对,所谓除旧布新、乱世出英雄,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大概也是为何现代不复再出现民国那些大师迭出的原因吧。
《在民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他们的生命状态,写出了国危世乱下的文人侧影,亦新亦旧的狂士风流,令人不免生出某种叹惋和欣羡。孙郁说:“于是便叹息自己的身边,从未出现过这样丰满的精神群落,少年及青年的枯燥封闭的生活,在我是一种缺氧,我写它,其实就是吸氧的过程。原来我们的前人还有如此跌宕的日子,可是后来为什么就没有了这些?”
孙郁之言颇有几分古人每言及“竹林七贤”神往之色浓浓的气态,其原因都大致是因为自己的身边鲜有此类的人物。民国的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代,那时多种文化都在自由生长,而且每种生态都有自己的文化高峰。我们今人谈起所钟情的民国人与事,每个人的理由虽有不同,但在对中国的未来做出预设与憧憬的时刻,我们更需要从《在民国》中寻找资源,嚼一嚼民国人物所留下的文化余根儿。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43.134.97.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