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浪淘沙 用杭州老师韵 [打印本页]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6-14 14:46
标题: 浪淘沙 用杭州老师韵
                  浪淘沙  用杭州老师韵

长啸抚寒松,坐弈隆中。风花摄影水流东。弃子华胥惊梦觉,不是情浓。
圣业岂抛空?莫问由衷。轻裘车马与卿同。指顾三分天下定,鹤唳青桐。

按:摄影:追摄日影;抛空,做空头。




附录 杭州老师 原作   http://www.317200.net/dz/viewthread.php?tid=641&extra=page%3D1



秋意瑟寒松,残月云中。孤灯明灭小楼东。怅绪黯箫吹不断,霜重风浓。

惊梦两年空,莫道情衷。西山絮柳与谁同。回首不堪成旧事,一夜梧桐。




作者: 娱记    时间: 2007-6-14 15:09
不错不错
最稀饭“一夜梧桐”!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6-14 15:20
一夜梧桐,造词太阔,缺乏粘连,容易让人误会。
作者: 归于宁静    时间: 2007-6-14 16:30
郑先生才高的。小女子欲学先生口吻强作解人,如果说得不妥,不要怪罪呵。

这阙词呢,似乎是写诸葛亮的。
上阙说他隐居隆中,抚松长啸,偶尔呢也坐下来下下围棋。
他下棋应该很沉静,任凭落花在风中捕捉自己影子,他的心如同流水,无语东流。
郑少秋版的〈诸葛亮〉里有一个镜头,那是在一个院子里,诸葛亮和小乔对对子,“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联子显然是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倒还能形貌诸葛亮“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惊”地从容气度。
郑先生“风花”一句,与此类似。
忽然他弃子认输,惊觉华胥国(理想国)里也有争斗,于是遭人诘难,他辩解说:“这不是我情多恋世。”那是什么呢?
下阙荡开一语。
“做大事岂是卖空?”
不管他是否说心里话,只要能和你有车同乘,有马同骑,有裘同穿——士为知己者死——
便可为他一手一撇画定三分天下之策。
这似乎是诸葛亮的扪心自问。
这时青桐树上传来一声鹤唳,暗示他已豁然通达,将有冲天之举。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6-14 16:54
偶总算明白一点
偶还以为炒股票捏
卖空的说?
作者: 出水莲    时间: 2007-6-14 18:47
呵呵
这两首还是喜欢杭州老师的
我是个女的
不喜欢政治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6-14 19:04
同意莲妈妈的!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7-6-14 19:18
原帖由 归于宁静 于 2007-6-14 16:30 发表
郑先生才高的。小女子欲学先生口吻强作解人,如果说得不妥,不要怪罪呵。

这阙词呢,似乎是写诸葛亮的。
上阙说他隐居隆中,抚松长啸,偶尔呢也坐下来下下围棋。
他下棋应该很沉静,任凭落花在风中捕捉 ...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7-6-14 19:22
个人意志之强力表达。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6-14 19:47
咏史词,描摹诸葛亮而已,不必他想。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6-14 21:09
原帖由 郑鸣谦 于 2007-6-14 19:47 发表
咏史词,描摹诸葛亮而已,不必他想。



呵呵,好玩。郑子既如此说,那老僧也来试解一个,嘻嘻~~~

解:俺大蒜十分感叹时运不济,
        竟然屈居京城斗室研究国内外大势。
        日子啊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
        

       俺大蒜就象被遗弃的孤儿在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
       现在突然醒悟还不应是风花雪月的时候。

       先哲先烈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大业岂能白白落空?
     (老虎呀)请不要怀疑这是俺大蒜的肺腑之声。
      俺大蒜轻财重义就象先儒子路这是与你一样滴。

      俺大蒜若有机会为我华夏民族效力,
      当然也会象诸葛周郎一样让曹军落荒而逃滴。


                                      

作者: 后司银行    时间: 2007-6-14 22:03
看不清,字太小了!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6-14 23:35
原帖由 后司银行 于 2007-6-14 22:03 发表
看不清,字太小了!


呵呵,倒也的确比不上银行里票票上的字儿大...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6-14 23:42
大师想象力丰富的。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6-14 23:49
原帖由 郑鸣谦 于 2007-6-14 23:42 发表
大师想象力丰富的。


倘论想象力,或许比不上大蒜.
偶是"以事实为依据"惯了滴...
(呵呵自然也包括你文字里的一些典故)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6-14 23:51
我只是在诗中把静说成动,把物说成人,更无他技。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6-15 00:03
原帖由 郑鸣谦 于 2007-6-14 23:51 发表
我只是在诗中把静说成动,把物说成人,更无他技。



嘿嘿,偶是早说过滴:

     鸣谦鸣谦   欲鸣还谦...呵呵...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6-15 00:05
哈哈,鸣谦这名字,不能按字面解的,出自《易经》。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6-15 00:11
然而这里不妨作字面解,极为贴实滴...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6-15 12:18
原帖由 abracadabra 于 2007-6-14 19:22 发表
个人意志之强力表达。



AB与大蒜相知深滴...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43.134.97.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